侄子念幼稚園中班時,有回我接他下課,一路上邊走邊聊。我問:「今天學校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
侄子說:「有啊,今天下午我和楊書婷都想看一本書,我們搶啊搶,因為我是男生,我的力氣比較大,所以我搶贏了,她就哭了…」
我差點又要對他曉以大義,說男生要禮讓女生之類的話,但我靈機一動,我就反問他:「你的意思是說,因為你的力氣比較大,所以你贏了。」他很大聲的說:「對啊!」
侄子念幼稚園中班時,有回我接他下課,一路上邊走邊聊。我問:「今天學校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
侄子說:「有啊,今天下午我和楊書婷都想看一本書,我們搶啊搶,因為我是男生,我的力氣比較大,所以我搶贏了,她就哭了…」
我差點又要對他曉以大義,說男生要禮讓女生之類的話,但我靈機一動,我就反問他:「你的意思是說,因為你的力氣比較大,所以你贏了。」他很大聲的說:「對啊!」
「我是當了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這句經典廣告詞之所以動人,正是因為它說到大家的心坎裡。我們從沒學過如何當父母,若說婚姻需要經營,親子溝通絕對需要妥善管理,但要經營管理一個部門,也該了解成員的性格、背景和處境吧。
在沒有自己的孩子之前,沒人知道三歲幼兒是什麼模樣?但如果你問過來人,他們會淡定說「喔,三歲小孩就是那樣。」俗話說:「三歲小孩,貓狗都嫌。」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所謂天使和惡魔的化身,前一秒這個對你甜笑撒嬌的小人兒,轉瞬間就發起脾氣大哭大鬧,讓大人也跟著抓狂。
很多年前,小編到法國旅行,在書店裡遇見了薩琪。
那時,薩琪挺了一個大肚子,像個驕傲且滿足的媽媽。在她旁邊,還有另一個薩琪。她正用左手拿筆,畫了一隻好大的長毛象。於是在巴黎的書店裡,小編一邊看著薩琪,一邊不可遏抑的傻笑大笑!最後,我將薩琪放進滿到幾乎要爆出來的後背包裡,決心讓台灣的讀者認識這位來自法國的新女性。於是,米奇巴克成立第一年便出版了《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薩琪想要一個小寶寶》。
一本書勝過千言萬語
小編一直覺得書是很棒的禮物,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不去表達,或許是因為不好意思,在這時候書就很好用,只要附上一張小卡,勝過千言萬語。所以我喜歡送書給朋友,因此,每逢生日或是聖誕節的時候,也經常會收到朋友送的「回禮」,朋友總會在書的最後一頁,簽下名字和日期。多年以後,當人事已非,彼此的生活不再有交集,每次無意間打開書,都會讓我想念起許久不曾聯絡的朋友,以及那些過去的時光。
▲《公園裡有一首詩》
提到國際繪本大獎,最知名的有美國凱迪克獎、英國格林威獎、國際安徒生獎、義大利波隆那獎、香港豐子愷圖畫書獎…至於美國艾茲拉‧傑克‧季茲獎,對國內讀者或許有些陌生,不過,只要一提到《下雪天》(上誼)這部經典繪本,辨識度瞬間提升。
一隻獅子在巴黎!多麼奇幻又美麗的想像。如果主角換作一隻貓、一隻鴿子、一個旅人,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巴黎的獅子》跨過童書的界線,以嶄新的藝術表現,讓大人小孩都能享受不同的閱讀樂趣。就如同本書封底所言:這本美麗的繪本,獻給所有想來巴黎的人,已經來到巴黎的人,還有生活在巴黎的人…
聽小孩說話 《美與藝術,是什麼呢?》
小姪女3歲時,某天看見擺在馬克杯裡的玻璃攪拌棒,她拿起來把玩,看著晶瑩剔透的色彩在陽光下閃耀,一會兒,她抬頭問:「這是藝術品嗎?」我暗自驚訝,哇!這3歲小孩在說「藝術」品耶!我覺得有趣,於是問:「那你覺得什麼是藝術品?」
▲取自《知道,是什麼呢?》
知道讓你更自由──巴西監獄的「閱讀即救贖計畫」
當你聽到「知道讓你更自由」,你會想到什麼?有人說:「恐懼來自於無知,知道可以讓我們免於恐懼,所以自由」。有人說:「知識就是力量,有更多知識就有幫助更多人,所以知識讓人自由。」也有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有漂亮的履歷可以賺更多錢,就能得到財富自由。」
2014年暑假,公共電視播映了法國動畫「薩琪系列」。「薩琪」自2000年從提利.勒南(Thierry Lenain)筆下誕生,至今在法國已出版9集,全系列以薩琪和馬克思為主角,對性別和兩性關係提出許多發人深省的問題。
「性別」是人們關心且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就像愛情一向是電影或藝術中不朽的主題。然而在童書中和孩子探討性別或愛情,確實考驗作家的說故事功力。
▲《鳥有翅膀,孩子有書》
義大利國寶級作家羅達立(Gianni Rodari)不斷思索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創意和想像力,但人們只能靠所謂的靈光一現嗎?如果,幻想也有文法,就像邏輯或數學一樣…那麼,幻想的文法是什麼?要如何練習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