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張碧珊(淡水新市國小老師)
米奇巴克出版的書,向來都充滿哲思,多半是歐洲國家的童書,風格我覺得有別於以美國為主的書籍,議題非常多元,可以跟孩子討論很多。而這次,米奇巴克出版的書,有點不一樣喔!!
導讀∕張碧珊(淡水新市國小老師)
米奇巴克出版的書,向來都充滿哲思,多半是歐洲國家的童書,風格我覺得有別於以美國為主的書籍,議題非常多元,可以跟孩子討論很多。而這次,米奇巴克出版的書,有點不一樣喔!!
▲取自《幸福,是什麼呢?》
「哲學.思考.遊戲」這一系列的書認真挑戰我們的思考。提問只是個開始,沒有標準答案是重點。作者要讀者明白為什麼要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多層面去思考人生的議題。
歸根究底,若我們當真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學生必須接受「嗯,可是」的挑戰,才能體會思考的樂趣。
文∕柯華葳(1952-2020,曾任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作者/楊佳羚(高雄師範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薩琪是法國作者提利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系列作品。這次作者企圖翻轉傳統的異性戀腳本及跳脫傳統性別職業區隔,由薩琪來挑戰這「無聊」的故事──為什麼故事裡的女性總是昏倒?現今的男主角雖然沒有騎著白馬拯救公主,卻一樣「英勇」地用挖土機救起女主角。而這次作者也讓馬克斯出點子(看來馬克斯也漸漸在故事裡有所長進了),這兩個小孩自己決定顛倒主角的性別設定,而讓故事跳脫傳統的性別框框。
你知道幼兒園的六大領域學習指標嗎?
我們來分享一群對幼教有理念的現場老師教學誌,其中有幾篇精采好文,針對幼兒六大能力有清楚生活化的說明,對理解幼兒的行為和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以下文章分享自「幼幼日誌」
有人純粹因為你是你而喜歡跟你在一起嗎?
有人覺得跟你在一起就是幸福嗎?
你有想要永遠保存的情感回憶嗎?
如何用淺顯的文學語言刻劃這般深刻、雋永而動人的感受?
導讀/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者)
《綠上加綠》
這本繪本的圖文關係非常特別,
如果拿掉文字,光「閱讀圖像」依舊能構成連貫的情節與意義。
我們看到住在離海邊不遠,在鄉間生活的一家人,
原本是爸爸媽媽加上小男孩三人,
經過春夏秋冬,媽媽生了小貝比,成了四口之家。
我們看到小男孩在池塘邊玩耍、在雨中奔跑、在海邊游泳潛水、
在樹下閱讀、跟家人朋友共進感恩節大餐…
導讀/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以愛為後盾,先讓孩子感受愛,感受到大人的理解,
那麼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在面對未來大大小小的挫折,就不會再那麼無力。
因為孩子知道,大人會聽他說話。
最後,薩琪說:「嗯……我沒有小雞雞,可是我有小妞妞。」
這句話說得真好,女生並不是「少了小雞雞的人」,而是「有小妞妞的人」,
男生和女生本來就是有不一樣的身體特徵和人格特質啊!
導讀/蘋蘋老師(龍安國小附幼)
在書店裡看到《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最近,班上有個小孩問我:「為什麼男生有小雞雞?為什麼我沒有?」乍聽這樣的問題我也傻眼,有了這本書,正好派上用場。我把書帶到班上,幾個剛識字的大孩子看到老師手中拿的故事書,便好奇地湊過來,當有人大聲念出書名時,大家就已經笑得不支倒地,嚷著要老師說故事。
【多元文化教案分享】
多元文化與繪本
國小高年級-國中
國際素養、獨立研究、主題學習、分組報告
【前言】
許多高年級的孩子不讀繪本,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挑戰更大量的閱讀。然而,繪本不只有文字,圖像裡還隱藏了許多文化與時代的印象,因此,我們可以將繪本當作一個『學習的起點』。
大人該如何透過繪本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呢?在共讀繪本的過程中,師長必須先準備幾個相關的背景資訊,並引導孩子發現書中有趣的圖像,以引發孩子的探索興趣!
性別教育是什麼?該怎麼教?
在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綱要中提到,兩性教育的三個核心能力包括:
1.性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
2.兩性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
3.兩性的自我突破: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兩性關係
以上看似複雜且硬梆梆的條文,《薩琪系列》作者提利.勒南(Thierry Lenain),利用一連串發生在薩琪和馬克思之間的爆笑故事,將兩性中複雜的友情與愛情,精采且富哲理的呈現出來。
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長期以來關注社會議題,而重視「人性」和「社會實踐」的畢恆達老師認為,理論和實踐兩者是密不可分。「做學問的目的就是要改變社會。」
一九九六年,畢恆達老師曾推動「新女廁運動」。運動的最初,是城鄉所的一個讀書小組普查了台大校園內一百多間廁所的空間設計,在普查中,他們發現校園內的女廁數量相對較少。後來,因新聞的報導而受到民眾關注,最後,甚至促使政府修改建築技術規則。
一個小孩從他的島上看著世界,他看見戰爭、飢荒、海洋污染、人們不懂愛與分享…
他看見了世界的美麗,也看見世界的不完美;
他靜靜的觀察,並想像該怎麼做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導讀/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一條等待的紅線,串起一個動人的故事,童年、青春、年老、新生,
轉化成最簡潔的圖像,平凡且真實的生活在翻頁中無限延長。
──Le Monde法國世界報
導讀/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者)
【電台專訪】
鄧惠文、陳培瑜對談:
導讀《走進生命花園》、「哲學種子」系列
節目:全民On Call:鄧惠文時間
對談:鄧惠文、陳培瑜
我們希望小孩有思考的空間,成為一個負責的人,
就必須給他哲學觀。
哲學是我們活著的一種思維,一種學問。
2018年7月,鄧惠文醫師在電台節目中專訪陳培瑜老師,由培瑜老師為聽眾導讀提利‧勒南(Thierry Lenain)的《走進生命花園》,及布莉姬‧拉貝(Brigitte Labbe)的「哲學種子」系列書籍。這段談話十分精彩,小編除了將錄音連結貼上來分享之外,同時也摘要一下這個對談的重點。
導讀/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者)
我怎麼知道我知道? 《知道,是什麼呢?》
我們每天忙著上網、閱讀、交談,忙著認識各種人事物。《知道,是什麼呢?》這本書卻要我們想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我們的「認識」行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謝謝童琬儀,分享自家帶孩子共讀哲學的收穫。
她說:「我自己從中得到很多思考的機會,也學到怎麼把抽象想法講得具體易懂。」小編也是耶!從閱讀這 2 套書中學到,如何用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抽象概念。這種能力超實用,溝通說明變得簡明易懂,不再只會使用形容詞 😳
【讀者分享】
滿足童年的想像 《獅子要藏在哪裡?》
作者/喬老木
你家小人是不是常常吵著要養寵物?甚至說要把大象、獅子、企鵝這些根本不可能養的動物,也想帶回家(笑),今天的童書報報就要介紹這本《獅子要藏在哪裡?》,故事鋪陳刺激又溫馨,保證滿足小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