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構想,是作者大衛‧卡利(Davide Cali)在郵局排隊等著寄信的時候想到的。他想:我們一生曾經或是將會經歷哪些等待的時刻呢?於是他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按著時間順序,從小時後一直到長大,當他寫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這就是他長久以來在等待的一本書……
今年聖誕節,你期待收到什麼樣的禮物?
每年最後一個月份,我發現有好多手做品牌和商店會推出各式各樣的「倒數日曆」,讓人每天都等不及迎接聖誕節。
大概是因為自己喜歡書,身為編輯,對於一本書如何從無到有,如何構思一個故事、字句斟酌,然後再尋找適合的插畫家,讓故事能夠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讀者面前…正因為我知道在一本書在漫長的創作過程背後,包含了多少巧思與心意。所以,我總是喜歡送書給朋友當作禮物。
《我等待…》剛出版的時候,因為編輯們太喜歡封面上的小男孩,捨不得用牛皮紙袋將他遮住,所以我們最後想到一個好主意──我們用透明PVC袋把書包著,附上一張手寫卡片,寄給幾位朋友。有一位老師還以為收到了一盒精緻可愛的巧克力呢!的確,《我等待…》就像一盒有各種口味的綜合巧克力,在「享用」禮物的同時,也品嚐到了書中各種等待的滋味和心情。
我一直覺得書是最好的禮物,尤其一本親筆簽名,寫上日期或字句的書,更是無價之寶。每年的生日或聖誕節,總是會收到幾位好友送的書,今年的聖誕節,朋友們會送我哪些書呢?好期待……
《我等待…》因為等待,生命永遠充滿希望
等待,就像一封信,在長長的人生中捎來好的或壞的消息。
從一句「我等待…」,展開一條生命的線。翻開書本,一個急著長大的小男孩用力拉著一條長長的紅線,好像也想帶著我們趕快進入下一頁;或是一堆亂七八糟的棉線,旁邊寫著「等待對方先說對不起」,如此簡單的構想所帶來的效果,令人會心一笑。透過插畫人物的表情,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等待背後的種種心情,不論是焦急、不安、甜蜜、失落、悲傷……
有趣的是,這樣的構想,竟是作者大衛‧卡利(Davide Cali)在郵局排隊等著寄信的時候想到的。他想:我們一生曾經或是將會經歷哪些等待的時刻呢?於是他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按著時間順序,從小時後一直到長大,當他寫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這就是他長久以來在等待的一本書。
在接受訪問時,大衛‧卡利坦承,要出版一本像《我等待…》這樣的書,需要很大的勇氣。《我等待…》不像一般的故事,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它根本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卻是他最喜歡的創作方式之一。起初他曾經考慮,是否應該換一個「沒有死亡」的版本,然而編輯卻鼓勵他照著原本的想法去做,讓他相當開心。他一直想寫一本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書,因為等待,讓生命充滿希望,讓故事在結束之後,還有另一個開展,不斷的延續下去。而當初他和編輯們的勇氣與堅持,在《我等待…》出版之後,也從書的銷售量、得獎紀錄、海外版權,以及無數的讀者身上得到了最好的獎勵。
藉著這本《我等待…》,大衛‧卡利邀請大家感受當下,把握每一天,希望不論是大人或孩子都能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同詩人愛蜜莉曾經說過:「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永恆即是現在,隱藏在每個獨一無二的瞬間。
我等待長大,等待蛋糕出爐,等待聖誕節來臨
我等待愛情,等待再次相遇,等待她說:「我願意」
我等待一個寶寶,等待孩子們長大,等待一起去度假
我等待門鈴響起,等待孩子們來訪,等待…
延伸閱讀
《我等待…》繪本作家專訪:大衛‧卡利 Davide C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