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座紀錄:奧斯卡.柏尼菲2008來台活動報導】

北市圖_兒童哲學2.JPG

 

「小小哲學讀書會」活動紀錄

時間: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上午)
場地:台北市立圖書館(B2小小外文圖書館)
對象:6-12歲的兒童及家長,約70位

當天一早,館內擠滿了家長及小朋友。活動一開始,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就讓在場的參加者感受到法國哲學咖啡館的氣息,彷彿在任何一個角落,隨時都有可能展開一場有趣的哲學對話。

奧斯卡首先將每一個守在兒女身邊、等待隨時提供協助的家長們移到會場後方,把對談的主角留在前面,大家脫了鞋席地而坐,舒適而專注。表面上看來,整場對談只有一個問題:「你一定要對人好(友善)嗎?」這也是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所謂『對談』,實際上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就像是回到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在雅典城內逢人便提出問題,然後在路邊就論辯了起來。

「你會一直對你的朋友很好嗎?」平時被細心呵護的孩子們,離開了父母保護的羽翼,竟也有模有樣的思考應答起來。
「那麼,如果你的朋友打了你,你還是會對他很好嗎?」

 

LesSent_pages34.jpg

▲《情感,是什麼呢?》――「你喜歡自己一個人,還是和朋友在一起?」

 

最先坐上「討論席」(現場準備了三張沙發,除了作家、法文口譯,還有一張留給孩子)回答的女孩,說出了每個人都曾學過的標準答案:「會,即使他對我不好,我還是要對他好。」「為什麼?」「不知道。」然後奧斯卡轉向台下的人:「相信她說的人舉手。」沒有一個小孩舉手。而在會場後方,好幾位媽媽這時舉起了手。於是奧斯卡請家長不要舉手,將對談的焦點放回孩子身上,在這部份的活動裡家長只作旁觀者。奧斯卡又說,大人舉手的時候小孩都沒有舉手,大人這麼做是在鼓勵孩子說謊,教給孩子一套道德標準,不斷提醒孩子什麼是『正確答案』,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然後,奧斯卡請「討論席」上的女孩選台下其中一個沒有舉手的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相信我?」

小男孩回答:「因為如果他打你的話,就不是你真正的朋友,所以不應該對他好。」
柏尼菲又問:「相信這位男孩說的話的人請舉手。」這一次,大多數的小孩都舉起了他們的手。

奧斯卡轉向女孩:「你覺得為什麼他們都不相信你而相信他?」
「因為他們都是錯的。」
「所以如果有人打你,你還是願意對他很好?」
「對。」
「你會一直對每個人都很好嗎?」
「會。」
「那你對壞人也會很好,而且還會幫忙他們做事情嗎?」
「嗯...不會。」
「但是你剛剛說你會對每個人都很好?」
「如果是壞人就不要對他好。」
「所以你之前說的並不是真的?」
「所以你說謊了?」
「沒有。」
「你從來都不會說謊嗎?」
「有時候會。」
「那你剛剛有沒有說謊?」「嗯...不算是。」

奧斯卡看起來對這個答案不滿意,於是他說:「那現在請你問我要不要跟你結婚。」
「你要不要跟我結婚?」
「不算是。」奧斯卡重複了女孩的回答。
現場爆出了一陣笑聲,奧斯卡繼續問:「這樣的回答,你會知道我到底願不願意跟你結婚嗎?」
「嗯...不知道。」
「那你剛剛有說謊嗎?」
「...是。」幾番來回之後女孩終於很小聲的吐出了一個字。
「現在,我要請你大聲地說:『我很高興知道了我真正的想法』。」

 

Savoir_pages36.jpg

▲《知道,是什麼呢?》――「你的想法只屬於你嗎?」

 

這樣來回反覆的對話辯證,認錯並不是對話的重點,重要的是在這番看似尖銳的討論後,他們能夠得到什麼。在和現場的孩子討論結束之後,奧斯卡留下半小時的時間和現場家長對話。而後奧斯卡在回答某位家長的問題時,也提出了一個反問:「你要一個會獨立思考,有想法的小孩,還是一個聽話不麻煩的小孩?」擁有獨立思考,還有能夠和自己、和他人對話討論的能力,才是大人們應該重視的。

使用明確的文字來表達想法並且清楚地說出來,是奧斯卡一再強調的重點。討論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問題,大多數都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或者說,他要求的是『是』或『否』的單一回答。在場的大小朋友和我或許都有同樣的困惑(註一),既是哲學思考的問題,又怎會只有單方面的『是』或『否』呢?既要求大家只以『是』或『否』作答,不能有任何前提假設,為何卻又每每提出例外的情況反證呢?

那些漫長等待之後,終於得以開口的家長們大概也有類似的心情,有些人急躁──甚至有些惱怒──地提出問題,內容不外乎如何教養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期待能夠像往常參與活動一樣,獲得幾句有關親子教養的名言佳句回去,然而她們所得到的卻依然只是更多更尖銳的問題:「你很急嗎?」、「為什麼你總是這麼忙?你在忙些什麼?」、「這個問題對你來說,是個問題嗎?」、「為什麼你會有這個問題?你來這裡之前有這樣的問題嗎?」、「所以你應該很高興,因為你已經開始思考、開始有問題。」如同前面那一位小女孩,這位得到意料之外答案的媽媽,有些羞赧、僵硬地說出「我很高興我已經開始思考,並且有了問題。」

我想,有些東西,正在她心裡漸漸醞釀、發酵吧。

 

Moi_pages46.jpg

▲《我,是什麼呢?》――「你可以選擇你是誰嗎?」

 

(註一)本活動是奧斯卡在台北的第一場活動,後來陸續參加了幾場下來,終於對他的作法有些理解。他在明道基金會的講座中明確提出:

長大就是要學習做選擇,你必須決定在這裡或是在那裡,你不能站在中間,然後說:「隨便...不一定...都可以...可能...有時候」。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我們什麼都要(而且立刻就要),我們無法等待。但是當我們長大,成為一個有「理性」的人,我們必須取捨,長大同時也意味著學習捨棄並做出選擇,我們不能什麼都要,當你選擇說出『是』或『否』,你才會對你的話負責。你會開始重視你說出來的話,一個不肯定的回答就像在十字路口左顧右盼,這樣無法前進。

所以,我想我懂他為什麼要逼迫大家只能回答『是』或『否』,因為唯有得到明確的回答後,討論才能繼續啊!想想看,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位不願為自己的想法負責的人,那麼我們該如何和他溝通討論呢?仔細想想,在生活中我們大量的使用這些不明確的『不一定』,是否代表著我們習慣逃避問題呢?

北市圖_3.JPG

 

 

延伸閱讀
選擇你的生活 《人生,是什麼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奇巴克童書 的頭像
    米奇巴克童書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

    米奇巴克童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