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 主題、觀點、圖畫和文字的風格是否有新意?
以《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為例,當它和《奧利佛是個娘娘腔》(三之三)、《威廉的洋娃娃》(遠流)、《紙袋公主》(遠流)這類性別主題的童書並列時,你會發現即使主題相同,每個故事探討的性別議題各不相同──奧利佛喜歡跳舞不喜歡踢足球;威廉喜歡哄洋娃娃睡覺不喜歡汽車和機器人;紙袋公主打敗惡龍救出王子,卻被王子嫌棄她外表邋遢後,憤而休夫…
這些書處理的多是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而這本來自法國的圖畫書《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大膽挑戰大男人主義的思考,同時也用爆笑的故事與插圖,和孩子討論「性別特徵」這個高難度的議題。
故事中的馬克思理所當然地認為,「有小雞雞的人當然比沒有小雞雞的人強壯,而女生天生就是少了某樣東西…」言下之意,女生天生就是比男生矮了一截。但謎底揭曉的過程,令人捧腹莞爾!
由此可見,只要有創意,即使是老掉牙的議題都能有新觀點。
另外,還有以詩、韻文、劇本…等多元文體寫作的圖畫書,譬如《巴黎的獅子》、《還記得》就是以散文詩來說故事。
除了上面提到的繪本之外,圖像風格也是不可錯過的重點,譬如《喀嚓喀嚓爺爺的恐龍王國》就是日本科學繪本大師松岡達英的剪紙繪本。故事一開場,圖畫中呈現一間堆滿恐龍圖鑑和剪刀、色紙以及各種燈光設備的書房,老爺爺忙著剪出各式各樣的恐龍…書中的森林、昆蟲和鳥類、山川、湖泊、還有大洪水…,全都是以剪紙創作,非常精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