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世界,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這是1968年網路不發達的年代,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名言。安迪・沃荷這位擅長自我行銷的媒體寵兒,很早就因為無處不在的康寶濃湯罐頭畫和瑪麗蓮夢露等名人的肖像版畫一戰成名,不過大家都知道,安迪・沃荷最成功的作品其實是他自己。
看到《印度豹大拍賣》,很難不想到安迪・沃荷,以及藝術上無數閃亮的藝術明星,或許是因為他們不但出售自己的藝術商品,也出售他們自己。他們在鎂光燈下戴著假髮和面具,但卸下鮮明的扮裝後,又有幾人認得?
▲《印度豹大拍賣》作者高畠那生和印度豹專賣店老闆。
在《印度豹大拍賣》故事中,封面上酷帥的印度豹最後變成了一隻奇妙、難以形容的動物,到底怎麼回事?一開始生意慘淡的印度豹,遇到客人說:「我要買你身上的黑點。」
沒想到印度豹居然心想:「機會難得,那就賣吧!」當他把身上的黑點賣出後,他用賣不掉的彩色筆把身上的點點塗滿,意外變成一隻超級搶眼的印度豹!許多人都專程前來看他,店裡的貨物被搶購一空,最後當客人說:「我想買你身上的黃皮…」印度豹決定來個跳樓大拍賣!
▲印度豹的身上少了黑點,那些圈圈看起來好醒目啊!
▲封面上酷帥的印度豹,最後變成了一隻奇妙、難以形容的動物…
印度豹的奇遇讓人想到近年熱門的「網紅」現象,有了網路自媒體,就能把粉絲變成消費者,把人潮變成錢潮,也就是說,只要出了名,一切都可標價拍賣。網路滿足了現代人對成名的渴望,也讓虛擬商機膨脹成巨大的黃金夢。
當代網紅始祖安迪・沃荷也毫不遮掩的宣稱──「錢」是他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他認為賺錢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就是全天下最棒的藝術。縱然有討厭他的人認為安迪・沃荷是靠複製而爆富的詐騙高手,然而他點石成金的功力確實叫人嘆為觀止,也替後人開創一條康莊大道,創造了無數金光閃閃的商業藝術家。
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和村上隆即屬箇中高手,他們創造話題的功力,以及善用成名的15分鐘將自我價值利用殆盡的努力,可謂當代網紅之極品。草間彌生以無所不在的黑點和南瓜,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另一位是高唱「幼稚力藝術」的村上隆,他最知名的作品就是和時尚精品LV合作的櫻花包。
▲現代藝術史上閃亮的藝術明星
村上隆作品,Photo: Tadeas Navratil;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我們不要忘了這門賺錢的藝術有個好幫手--媒體票房至上的生態,加上一群多金的狂粉,但媒體是兩面刃,今日叫好可能在明日轉變風向。諷刺的是,就如《印度豹大拍賣》故事中,客人不買印度豹賣的東西,他們想買的都是印度豹天生擁有的東西,就像藝術買家花錢買的是藝術家的簽名,而不是藝術品本身。而一窩蜂的消費者大多也是消費這些流行話題,等熱度一過立刻回神。
對印度豹來說,成名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當他因改變而受歡迎,但同時也讓他迷惘,當印度豹賣出身上的黃皮,他失落的看著婦人離去的身影心想:「這名婦人比我還像印度豹。」
幸好印度豹擅長廢物利用,一開始在身上塗上彩色點點,最後把店裡賣不出去的貼紙貼滿全身…這些行為也讓我想到安迪‧沃荷,他們都很環保,絲毫不浪費資源。安迪‧沃荷就曾在他離世前的13年內製作了600個時光膠囊,計畫在他死後出售,裡頭裝的就是這位藝術明星的廢棄物:便條紙、剪貼的舊報紙、裝支票的信箱、穿過的襪子…他認為這些名人的遺物就是一種裝置藝術。
▲安迪・沃荷說:「賺錢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就是全天下最棒的藝術。」
Photo: Thomas Good;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真的是萬物皆可賣嗎?在安迪‧沃荷身上,確實應證了「成名的15分鐘」效應,即便在他死後30年,巨星的熱度絲毫未減,2014年的藝術拍賣市場上,安迪‧沃荷以近180億台幣的拍賣總額,拿下年度冠軍寶座,再度讓世人見證當代流行教主的影響力。
看完《印度豹大拍賣》,我忍不住想,沒有黑點和黃毛皮的印度豹,還是印度豹嗎?下一次,他要賣什麼呢?有沒有可能,印度豹在爆紅之後從此擁有呼風喚雨的魔法,不管賣什麼都好…
別說不可能,在網路自媒體時代,一切都有可能。
延伸閱讀
世界上最偉大的冒險,就是認識自己 《我,是什麼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