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關於「學習」,孩子最在乎的是什麼嗎?
在哲學種子活動,培瑜老師不跟孩子談哲學,
而跟孩子談生活中的思考。
重要的是,如何讓一群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打開心門,
願意去想一些課本沒有教但很重要的事。
#如何從不知道變成知道
#學習很辛苦,但成就感讓人快樂
時間:2019年7月11日
地點:台北市永康街 MyHause 咖啡館
分享人:陳培瑜
對象:5年級-7年級(20人)+ 家長
主題:知道與不知道
活動設計是為了讓孩子體驗
➡說話、畫畫、書寫都是表達的重要工具
➡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
➡學習不只有知識,還有生活、人際、情感的學習
小編觀察
➡小孩是敏感且善於察言觀色的→
從一開始陌生,到發現老師不會隨意評價他們時,小孩才開始自在表達。
➡小孩很理性→
他們認為為了學習,上學是有必要的;小孩不討厭上學,而是討厭寫作業。
➡小孩並不討厭考試,他們認為考試可以知道學習的成果,
但如果每次都考不好,就會討厭考試,因為沒有成就感。
小孩最在乎的是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會喜歡,喜歡就會做得更好。
➡小孩透過活動,學習到「知道」有許多方法,
但更重要的是知道→獨立思考,不是要你一個人自己想,
而是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分析、判斷,進一步找到方法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要有「批判精神」。
活動側錄
➡我們有可能什麼都不知道嗎?
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做了許多選擇,從出門去上學,走哪條路?
搭幾號公車?吃漢堡,還是蛋餅?能做選擇,是因為我們『知道』一些事...
➡知道讓你更自由
我們都希望能自由地做選擇,但如果知道很少,有可能嗎?
如果你從來沒游過泳,沒聽過音樂,沒畫過圖...
你如何知道自己喜歡運動?音樂?或是畫畫?
➡學習很辛苦,但成就感讓人快樂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了很多事:自己洗澡、游泳、洗碗、打招呼、綁鞋帶…。
學習會讓人喜悅,良性循環的學習👍成就感→自信→喜歡→越來越好👍
最後,給大人的小提醒〜
孩子需要成就感,還有大人的同理心和鼓勵,
多問多聽小孩的想法,要對小孩好奇,不要批評或評價。
延伸閱讀
【哲學種子】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兒童閱讀與思考」活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