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789866215131_幸福封面 裁切.jpg

▲取自《幸福,是什麼呢?》

「哲學.思考.遊戲」這一系列的書認真挑戰我們的思考。提問只是個開始,沒有標準答案是重點。作者要讀者明白為什麼要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多層面去思考人生的議題。

歸根究底,若我們當真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學生必須接受「嗯,可是」的挑戰,才能體會思考的樂趣。

文∕柯華葳(1952-2020,曾任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中文「富家」一詞在電腦同音字裡有三個,當我打 ㄈㄨˋ ㄐㄧㄚ,跑出 「附加」,再打一次,出現 「婦家」。這三個詞串起來都和最近富家孩子事件有關係。當富家孩子出事,由婦家 (母親)出面,在事件中,孩子反而變成附加(不是主角)。財富是父母辛苦經營才有的成果,若經營財富是為了追求家庭的幸福和自由,富家孩子的父母親是否享受了幸福和自由,我們不得而知。但最近的事件卻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孩子可能因富有而失去了自由。
 

幸福與自由.jpg

▲《哲學‧思考‧遊戲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自由?米奇巴克最近出版兩本書,書名就是《幸福,是什麼呢?》、《自由,是什麼呢?》這是「哲學.思考.遊戲」一系列的書,記錄法國小學思考的活動,因此書中對話多數來自於現場學生的創意。書的形式很簡單,除了提出關於人生的重要議題,並以「可以」和「不可以」兩向度來回應。重要的是,不論可或不可,都伴隨著不同的理由,幫助讀者思考這些議題裡的重點(請見下列舉例)。最有趣的是,提出理由後,讀者一定可以讀到嗯,可是,引導讀者再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回到一開頭所提到──富家子弟的幸福和自由,以下這些提問值得深思。

《幸福,是什麼呢?》一書目錄中,有一章標題是――「金錢可以帶來幸福嗎?」其中有個小孩回答:「可以,因為有錢就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錢可以隨心所欲.JPG

▲取自《幸福,是什麼呢?》

 

「嗯,可是… 你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會幸福嗎?」、「金錢可以帶給你愛、聰明、才智、永恆的生命嗎?」、「當我們無欲無求時,會不會更自由呢?」

《自由,是什麼呢?》第一章:「你可以做所有你想做的事嗎?」其中一回應,「可以,只要我確定那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自由_內頁6.jpg

▲取自《自由,是什麼呢?》

 

「嗯,可是… 你確定你不會弄錯嗎?」、「如果你真的想殺人呢?」這裡提出「只要我想…」的兩難。

第五章講到「自由有什麼用?」回應是,自由讓人快樂。「嗯,可是… 隨心所欲的人生真的很快樂嗎?」、「你會不會很自由卻不快樂?」
 

自由讓人快樂.JPG

▲取自《自由,是什麼呢?》

 

在每個章節最後,作者會表明「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例如是為了學習質疑幸福的意義,或是為了明白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和他人的自由負責。

這一系列的書認真挑戰我們的思考。提問只是個開始,沒有標準答案是重點。作者要讀者明白為什麼要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多層面去思考人生的議題。或許讀者會不耐煩,怎麼那麼多的「嗯,可是」,但人生就是有很多「嗯,可是」。當富家孩子闖禍,母親代為道歉但不受到社會大眾諒解時,就是因為社會有很多「嗯,可是」的聲音。

歸根究底,若我們當真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學生必須接受「嗯,可是」的挑戰,才能體會思考的樂趣。而富家孩子若有機會思考「嗯,可是」,並多面向去理解富有的意義及功能,他們或許就能面對自己與他人,至少不會在闖禍後只會找婦家,而成為附加的人。
 

 

*柯教授本文寫於2012年5月,當時台灣社會發生一起「西門町學生潑糞事件」(維基百科),柯教授因有感而作此文。

 

 

延伸閱讀
法國小學教室裡的思考與討論 ~ 聽聽孩子的想法(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奇巴克童書 的頭像
    米奇巴克童書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

    米奇巴克童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